MIT有不收学费的专业?不仅不要钱,而且对GRE没有要求:
Program in Media Arts & Sciences at the MIT Media Lab
那些交互专业实力相当的名校之间的学费区间(800-740600人民币)。
今天咱就不聊学费了,直接来看看这个存在于“被称为走在社会发明最前端的MIT Media Lab”里的不要钱专业:Media Arts & Sciences 。
01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Media Arts & Sciences
这个项目开设在MIT Media Lab,可能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室比较陌生,但大家熟知的Kindle电子墨水技术、XO Laptop、乐高Mindstorms、Scratch编程语言、全息数字3D打印...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绝大多数高新科技都出自该实验室。
MIT Media Lab Mediated Matter Group
MIT Media Lab一直以来都围绕着“技术如何改善我们的生活”进行研究,并且它与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研究型实验室、学院派实验室、工业界实验室或者政府研究所都不同。
MIT Media Lab不限制研究方向。也就是说,这个实验室里所有研究小组的成员都能一边研究自己的项目,一边拿到项目经费。
因为MIT Media Lab每年的研究项目都是由Google、微软、Hasbrow、时代华纳、LG、三星等社会上的知名企业掏钱赞助,而MIT Media Lab只承诺企业内部人员拥有观察研究过程的机会。
Ariel Noyman, City Science group, MIT Media Lab
听起来似乎有点“掉馅饼”的意思,实际上,这些企业就算不能直接干涉以及参与研究过程,但在这个引领着社会发展方向的实验室仅是观察就足以得到启发。(另外,如果企业在研究人员的某项发明中看到了商机,必须向MIT Media Lab申请授权才可使用)
加入MAS需从“Faculty members/research groups”中选取三个项目
MIT Media Lab目前有大约400个项目正在进行,而今天小编跟大家聊的Media Arts & Sciences(MAS)专业的申请需从Faculty members/research groups(里面包含22个项目)中选择三个项目进行申请,申请成功后即可加入MIT Media lab。
02
MAS可选择的22个研究方向
以下:
这22个研究小组的主题方向主要涵盖了人机交互、城市科学、终身幼儿园、流动界面、可触媒体、私人机器人、智慧城市等,与MIT Media Lab的研究重点一脉相承:关注科技与人类的未来。
比如,专注于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互动界面“fluid interfaces” 小组以为提升人们对世界的感知而设计。这里所关注的“界面”比同学们平时所关注的“界面”更广,它更像是人感知世界,与世界发生互动的媒介,而不仅仅是手机界面,网页界面。
fluid interfaces research group
小编记得前几年前MIT Media Lab leader派蒂·梅斯教授接受采访时,也提到过这个概念。
“我是一个很不喜欢一切手持设备的人,包括iPhone,我认为这些设备是强行加入的界面,好让我们“移民”到数字世界,但这些设备却无法帮助我们掌握一些对成功生活至关重要的认知技能,例如动机,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情绪调节等等正向能力。”
所以,她认为未来技术的发展目标是消灭这些“设备”,去把它们的功能释放到日常生活中,让数字技术融于我们真实的世界。
而fluid interfaces小组从成立之初也一直坚持对除了界面设计之外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进行系统了解,去增强人们认知世界感知世界的系统和界面。
比如前段时间在网络上迅速窜红的“第六感装置”,就是fluid interfaces小组成员Prarnav Mistry的发明。
by Ted talk
再比如下面这个可穿戴的“无声语音识别”设备也是该小组成员的研究成果。
AlterEgo:A Personalized Wearable Silent Speech Interface
这个设备可以通过骨导传感器和智能肌电图通过皮肤震动等形式来传递一些听觉反馈,对于听力有障碍的群体来说,可以将他们听不到的声音变成可以“触摸”到的语言。
当然,以上只是Media Arts & Sciences(MAS)可以选择的22个项目小组中的其中一组,由于篇幅的限制,小编无法逐一将剩下的21个方向展开细聊。感兴趣同学可以前往https://www.media.mit.edu/research/?filter=groups详细了解。
03
MAS的录取要求和作品集建议
下面是MIT官网给出的申请材料的具体要求:
Media Arts & Sciences(MAS)申请要求
Statement of Objectives:需要包含 作品集链接及研究生导师选择
大学的成绩单扫描件(不强制要求官方正式成绩单)
三封推荐信
列出最多三个意向教授或研究组(同学们可以从前面介绍的22个研究组,每个组的网站里面找该方向的教授)
语言成绩:IELTS score:7。TOEFL score:94(Internet-based)
提交材料的规则
关于申请材料的评估,MIT区别于其他院校的关于作品集页数,大小,审阅时长,项目方向的要求,比如皇艺要求大家在3页内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完整,罗德岛要求大家提交12-20works,MIT只有一句:“include any relevant work of yours that you would like to showcase to our faculty”。
看上去好像只要与同学们自身相关的,所有的项目材料都可以放在作品集里?并不是。
每年MAS会招收约50名硕士和博士生
通过每年MIT medialab申请成功的案例来看,MIT考官非常看重你是不是清楚自己在MIT medialab期间到底想专注于什么。
所以同学们的作品集里所有的项目方向最好都有一个主要的内核,要让考官看完你的作品集就会清晰的知道你在MIT这期间到底要做些什么,你未来想要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作品集中同学们需展示你为这个方向所做的“积累”,项目积累的方向要与你未来在MIT Medialab的研究方向所契合。
当然,除了作品集之外,如果同学们还有各种扩展项目(课堂项目之外的项目)上的工作能力的证明,比如你的某个项目曾被发表,或曾获奖,只要是能够证明你目前的能力在领域内被他人认可的地方,都是能够与其他申请者拉开差距的关键。
这是去年的Admissions Timeline
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大概九月中旬这个项目就会开放申请
如果现在正准备留学的同学有意愿申请今天这个“不要钱”的专业,从现在开始就一定要对自己之后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有为这个目标做长期准备的决心。因为你即将进入的是一个“引领着世界文明发展”的实验室,你只有对你专注的事情保有热情,只有一直保持前进才能带领这个世界走的更远。
PS:想申请该项目的同学可以先上官网https://www.media.mit.edu/research/?filter=groups进行浏览,确定自己想要申请的三个项目组。在浏览每个组的网站时,同学们可以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该小组最新的项目是什么?想象一下自己正在为他们时在那些项目上需要执行什么类型的技能?你是否具备这些技能,或者至少你是否有足够的兴趣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为研究做出贡献?你对个人如何使该研究项目变得更强大或朝着新的方向提出建议吗?
还有,该研究组是否强调论文发表?如果是这样,研究小组可能会非常在意学术出版,他们可能会希望你在申请之前已经有一些出版经验。
最后,小组网站上为每个项目列出了多少名学生?这些学生主要是自己做项目(列出项目的单个学生),还是合作做项目(列出项目的多个学生)....